首页 >> 资讯 >

雷诺阿与小艾琳,说走就走的苏黎世美术馆之旅

2023-08-12 18:41:04 来源:哔哩哔哩

上个月去巴黎看樱坂顺便逛逛奥赛的时候,就让我感叹雷诺阿的小艾琳多是一件杰作。昨天早上起来突然又想起了这幅之前阴差阳错一直没看到的神作(前几年这幅画一直在流浪)。于是查了查现在这幅画在哪,总算回到了苏黎世。决定立即出发。早上十点出发,下午一点就进了瑞士境内,顺便还看了下欧洲最大的瀑布,莱茵瀑布。

穿过莱茵河谷,下午三点半到了苏黎世


(相关资料图)

四点钟临闭馆两小时前总算是到达了目的地,苏黎世美术馆。美术馆里没什么人,正好。审美体验其实是非常需要空间的。

直奔小艾琳而去,就在布尔勒藏品区进门左转正中。

看过无数复制品和照片,但是说实话,原作的美感,是无与伦比的,甚至还超过了我已经无限高的心理预期。

雷诺阿的生涯有明显的三个时期,80年前的典型印象派时期,81年后受拉斐尔启迪的一段回归受文艺复兴深度影响的短暂的中间期,晚年又回归印象派风格。在我看来小艾琳之所以哪怕在雷诺阿的诸多女性肖像画中也是如此独特,就是因为刚好处于一个特殊时期,融汇了雷诺阿的诸多风格与技法的灵光之作。这幅画做于1880年,就在他意大利之旅转变风格几个月前,早期典型印象派风格的最后时期,这幅画同时又是受银行家委托的人物画,所以又不是纯粹的艺术之作。种种结合起来,才诞生了这幅小艾琳:非常朴素的人像构图,面部刻化保留了很多写实风格的细节,笔触细腻而精湛,并没有其他早期印象派时期那么朦胧更不像后期受病痛折磨而返璞归真的笔法,但也没有中间期那么传统。让整幅作品处于一种绝妙的中间状态,在写实的基础上融汇入了印象派的梦幻感

另外我想说,我看很多人评价小艾琳带有什么忧郁,其实看到原作的细节我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忧郁气息,忧郁本身就不符合雷诺阿的创作根本原则。不如说是小艾琳整部画作呈现出来的是一种静谧平和的美感,这种氛围容易引发所谓淡淡忧伤的共感。但是实际上小艾琳的嘴部线条和眼神很难说有什么悲伤,不如说就是少女的安宁。或者用肥秋的话:

透明感

确实非常符合东方审美

相对后期那种非常朦胧的笔触与热烈色彩,小艾琳还保留了很多细节,而恰恰是这些细节呈现出了一种扎实的美感。后期代表性的肌肤柔和感又可以在小艾琳的手部刻化上看到,雷诺阿知名的色彩运用又保留在蓝色的衣裙上

而这种细节又恰到好处不像中间期那样过多的受到文艺复兴风格的侵蚀

雷诺阿早期特有的那种跃动的光斑并没有直接出现在这幅画里,而是呈现为一种面部柔和的光芒,

这就是小艾琳,我心目中最美的女性肖像画。也许蒙娜丽莎是不朽神作,但是和几百个人一起挤在一起是不可能有什么美感的。审美体验的必要条件就是空间与距离。。。苏黎世美术馆显然比卢浮宫更具有艺术欣赏条件。

看完小艾琳,也顺路去看看苏黎世的其他藏品,其实还是有不少好东西的

莫奈议会大厦系列之一,奥赛也有一幅非常类似的

梵高,虽然没法和奥赛的星空比,但是一样有着梵高代表性的笔触,而且这里没人啊,大可以自己独霸一幅画随便看。

这就是审美空间,这一点是苏黎世做的是很出色的 

苏黎世也有一个小的莫奈睡莲大画室,这种被大幅作品包裹的气氛是很独特的,虽然比不上橘园,但是已经非常强。

这种沉浸式包围展出我去过的心目中的前三名是:

橘园的巨幅莫奈睡莲

卢浮宫的鲁本斯画室

梵蒂冈画廊最尽头的拉斐尔展室

刚好代表了西方绘画的三个代表性时期

类似的展览策划在苏黎世美术馆还有很多

这一组Füssli在风格上,布展上都很成功

层层叠叠的空间架构,再加上没什么人,嗯,体验其实比卢浮宫人挤人强得多。

出来去苏黎世湖边打个卡

六点半踏上回家的路。就在苏黎世停留了三个小时。属于是为了小艾琳一道菜做了一套满汉全席了。但是我觉得很值得。真的很美,而且原作的细节是任何数字复刻无法相提并论的。

下次再看到它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也许一别就是再也不见啦,就像偶像?以前寺田兰世说的,趁你的推还在赶紧推,不然到时只会后悔。比如渡边麻友,比如最近的早川等等。

PS 果然被田村打败了, vs ,新世代门面双子星+C+大河剧女优+舞台女主+电影女主被工具人大龄厂妹钓师锤了,本身基础人气也差不多,只能说肥宅眼睛不瞎的。好坏能看得出来的。

标签: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大众创投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豫ICP备20014643号-14   联系邮箱: 905 14 41 07@qq.com

返回顶部